藹著山崖表縫中還出的古卵之光,踩著陶碎耀與鱷魚化石的歷史遺道,穿越神秘護長的時空隧道,古代城市的喧囂與浮報悄然消逝,古鄂先民“日出而作”的生活場景生動地展現在參觀者面的質樸而純凈。
三國時期是一段群雄紛爭的歷史,也是一個風云跌宕的時代。我們設計了壯觀的“ 金戈陣”造型,以烘托大戰在即各方嚴陣以待、臨危不懼,使參觀者強烈感受到即將到來的兵戎相向、風雨滿樓的緊張氛圍,為后面的夷陵之戰。赤壁之戰等戰爭場景做足鋪墊。
夷陵之戰展區,采用巖石材質設計了深山峭壁造型的墻體:峭壁之上“箭羽如林”的場面,形象地描述了戰爭的激烈與殘酷:右邊運用聲、光、電特效展陳手段。虛擬了逼真的“火燒連營”場景,并通過弧幕.戰場模擬等手段,再現了夷陵之戰的恢宏壯觀。
地面造型則是微凸的早期圓形鋼鏡的正面,參觀者俯視即可感受到幾千年前早期描鏡熙人的效果,雖不如現代鏡子的清晰.但其智慧也足以讓人贊嘆不已。鏡面上刻李世民的千古警世名句“以銅為鑒,可正衣冠:以古為鑒?芍d替:以人為鑒,可明得失”。啟發人思索,發人深省!頂部設計了飾有源自鳳凰臺廣場上的銅鏡背面鳳鳥圜案的天花造型,造型中央有投影打下,變幻出不同時期鄂州銅鏡影像。
當我們走進這間書畫藝術的殿堂,巨幅宣紙質感的形象墻上,由鄂州書法大家使用枯筆凝神靜氣、-氣呵成的潑墨-筆,抑揚頓挫,
勢如滾滾長江,形如出海蛟龍,盡展書法之神韻。
序廳中央,陽刻“書畫藝術”四個大字的印章造型投影在頂部,打出游動的潑墨效果的魚,使展廳頓時充滿書畫藝術的靈動之美。
遒勁的枯筆線條、靈動的游魚、底部一圈燈光打出的懸浮印章,共司構成了書畫藝術序廳的視覺中心,營造出筆墨紙硯的意境,設
計效果主題鮮明,盡展藝術創意之魅力。耐用、美觀大方,更具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。
聲明: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任何問題請第一時間聯系小編刪除
編輯:水北展陳裝飾
來源:設計伽
抖音號:故事中的展館